【粤广府会网讯】6月2-4日,在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廖伟阳的召集下,由副会长王杰、廖百威,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长山等人组成的先遣调研组前往郁南县、德庆县进行为期三天的文化考察调研活动。
郁南县人大党委会副主任、县文广新局党组书记许澄江向调研组介绍磨刀山遗址相关情况
调研组首先在云浮市郁南县委宣传部李永盈部长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磨刀山遗址。磨刀山遗址荣登“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比北京周口店还早十几万年,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更在人类变迁历史研究上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廖会长指出,磨刀山遗址对西江流域人类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磨刀山的人类发展史,对广府文化的研究也具深远意义。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副会长王杰教授认为现关于磨刀山遗址的文化研究较少,往后应进一步发掘磨刀山文化,找到南江文化与磨刀山遗址的结合点。
调研组于磨刀山遗址前合影 从右至左为:郁南县文广新局局长李力行,省广府会拓展主任袁建山,郁南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永盈,省广府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廖伟阳、副会长王杰、廖百威,左二为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长山
为进一步考察广府文化与磨刀山遗址的关系,专家们随后对“南江古韵新村”主体村连滩镇兰寨村、长乐村、石桥头村分别进行调研,并参观了光二大屋、十德文化馆、长兴当铺等独具当地特色和代表性的古建筑及颇具当地特色的果子酒厂——广东十二岭酒业有限公司。
调研组于光二大屋前合影
广东十二岭酒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谚初(左二)为调研组介绍果子酒
广东十二岭酒业有限公司部分产品
郁南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个,市级9个以及县级42个,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被当地人统称为南江文化。郁南县先人大多是在四百多年前从福建迁徙至此,而非磨刀山遗址原住民。南江流域一带因其地理位置和政治因素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在百越文化基础上融合了中原文化,这与广府文化稍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和民俗节庆等方面。
在肇庆市德庆县,调研先遣组考察了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并就“龙母信仰与西江流域社会史”考研事项与德庆县有关领导在县文广新局举行合作洽谈会。会议围绕如何提升龙母文化,还原龙母文化历史本质进行了探讨。在洽谈会上,廖会长对本次洽谈会的议题作了简要讲解,提出应从社会历史方向着手研究龙母文化,重新打造龙母故事,还原龙母文化历史本质。针对该研究方向,廖会长提出了成立“龙母文化”课题调研组初步编写《广府母仪牂牁——龙母信仰与珠西江流域社会史研究》,将龙母故事编成舞台剧和书籍推向社会。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文物管理所李福华主任与廖伟阳会长探讨龙母文化
随后,与会人员对《广府母仪牂牁——龙母信仰与珠江流域社会史研究写作计划(初稿)》进行了探讨,廖会长和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吕子远对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德庆县有关领导对本次洽谈会提出的研究方向以及广府文化研究会在龙母文化方面研究的成果表示认可,并表示宣传龙母文化迫在眉睫,希望尽快成立龙母文化研究组,对龙母文化展开进一步研究。(通讯员:洪 雨)
政协广东省德庆县委员会副主席、德庆县文广新局局长覃彬源
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廖伟阳
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研究会副会长廖百威
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吕子远
德庆县文广新版局副局长冯瑞文
德庆县博物馆馆长徐伟坚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文物管理所主任李福华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办公室副主任徐向光
吕子远博士解答与会者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