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广府会征文启事】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
2024-02-15 19:39:12

【广府会征文启事】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

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

(广府文化征文内容)

      【粤广府会网讯】广府文化学术年会是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搭建的一个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广府文化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推动对广府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逐步建立和完善广府文化学科体系,推动学术创新,促进人才成长,为广府文化研究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条件,为广东要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形成具有中国气派、岭南风格、广东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 年会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年会根据研究的侧重点设置不同的主题,根据研究主题设置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内容,吸纳广大热爱广府文化的能仁智者一起参与,将年会打造成世界性的广府文化学术盛会。 现定于2017年12月10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举办第二届广府文化学术年会。此次年会拟由广东省政协文史委、广东省社科联指导,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广东省广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广东历史学会主办,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现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以及会员、广府文化爱好者征集参会论文。

一、征文主题、研究方向及参考选题

(一)征文主题 广府文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二)研究专题

1.广府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

2.广府文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3.广府文化产业:机遇与挑战。

(三)参考选题

1.广府人与海上丝路;

2.广州与海上丝路;

3.广府文化与海上丝路;

4.广府人的来源与海上丝路的开拓;

5.广府人下南洋;

6.广府人的海洋性格;

7.广府人在港澳及海外;

8.广府文化与旅游;

9.广府文化的海洋传统;

10.广府文化在海上丝路的历史地位;

11.广府人与其他族群的比较研究;

12.广府文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13.广府文化产业:现状、问题与挑战。

二、征文要求 1.论文形式分为以下两种:

(1)学术性论文:各位参与征文活动的专家学者可围绕某一研究方向,结合自身研究专长,阐述与主题相关的问题,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内容翔实,文风严谨,行文规范,未在报刊上公开发表,遵守学术道德,符合学术规范(见附件),篇幅6000-8000字左右为宜;

(2)描述性论文:各位参与征文活动的专家学者可围绕论文主题,结合自身生活见闻,阐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题目自拟。要求阐述角度独特、观点明确,篇幅不少于2000字为宜。 2.论文撰写好之后以电子版(word)形式报送至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邮箱gd@v8v8.org.cn,并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三、截止时间 论文截稿日期:2017年11月20日

四、成果安排 1.入选论文作者将应邀出席学术大会(另行通知); 2.组织专家评出优秀论文,并颁发证书; 3.评选出的优秀论文择优结集出版。

五、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500号中控楼二楼 邮 编:510520 联 系 人:杨红裕(18933986505) 联系电话:020-66681627 微 信 号:313967819



附:论文写作要求

一、格式:标题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正文用小四,仿宋,标题和重要内容可加黑;行间距为1.25倍行距;正文结构层次序数为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二、摘要:直接摘录文章中核心语句写成,具有独立性。字数为300—500字。

三、关键词: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一般选取3—6个。

四、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学位、联系地址(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邮政编码)。用*标示于首页下注。 五、注释:用于对正文作补充说明,采用页下注的形式,注号用“j、k……”。 六、参考文献:文献著录,采用尾注的形式,注号用“[1]、[2]……”。重复引用同一文献的,几个注号连排。各类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著录项目和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如编、译等)不可省略。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例1:[1][4]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8-39、171页。例2:[英]罗素:《摹状词》,[美]A. P. 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407页。 2.期刊文章的著录项目和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例:乌家培:《与时俱进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 3.报纸文章的著录项目和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马丁:《当代我国经济学研究的十大转变》,《工人日报》1985年11月2日第2版。 4.古籍的著录项目和顺序:“责任者:书名卷次”或“责任者:篇名,部类名卷次,版本。”例:杨时:《陆少卿墓志铭》,《龟山集》卷34,四库全书本。引用先秦诸子等常用经典古籍,可使用夹注。 5.外文文献的著录项目和顺序原则上应以该文种通行的引证标注为准。专著文献题名、期刊名用斜体标示,其余项用正体。例1:Peter Brooks, Troubling Confessions: Speaking Guilt in Law and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p.48. 例2:Ryoshin Minami,“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Japanese Econom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2,no.3,1968,pp.380-402. 6.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主要以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为准。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7.电子文献的著录项目和顺序:“责任者:文献题名,获取和访问路径,引用日期。”例:巴德年:《加快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制度建设》,中国政协新闻网: 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61/78125/78126/545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