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大使陈少雄先生受委托代表广府会宣读《关于成立“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的决定》。
成立仪式上,广府文化大使陈少雄先生受委托代表广府会宣读《关于成立“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的决定》;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王杰会长和广东省广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廖伟阳会长向张敏州教授颁发了“广府塑心文化专委会”主任聘书和“广府塑心文化专委会”牌匾;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广府会高级顾问陈坚先生向张敏州教授颁发了“广府文化大使”荣誉牌匾,王杰会长、廖伟阳会长向张敏州教授颁发了“广府文化大使”荣誉证书。王杰会长、廖伟阳会长、张敏州主任向成守珍主任护师、郭力恒主任医师、曾锐祥主治医师颁发“广府塑心文化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聘书;会长王杰教授还为“广府塑心文化专委会”成立题书赋诗“塑心文化现奇葩,丹寸慈航汇一家;佛性仁医千古颂,回春妙手董张华。”以示勉励鞭策。
王杰会长、廖伟阳会长向张敏州教授颁发“广府塑心文化专委会”主任聘书和“广府塑心文化专委会”牌匾。
王杰会长、廖伟阳会长、张敏州主任向成守珍主任护师、郭力恒主任医师、曾锐祥主治医师颁发“广府塑心文化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聘书。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广府会高级顾问陈坚先生(右二)向张敏州教授(左二)颁发“广府文化大使”荣誉牌匾,王杰会长(左一)、廖伟阳会长(右一)向张敏州教授颁发“广府文化大使”荣誉证书。
张敏州教授在致辞中说:今天,第10届全国中医院冠心病介入论坛暨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广东省中医院隆重召开。请允许我代表广府塑心文化专委会向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我们团队的领导和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7年端午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用民族精神为中国梦“塑心”、“聚能”。2017年11月,我带领团队开创冠心病公益学校《塑心学堂》,该模式为全国首创。《塑心学堂》名称取义于1998年一位心血管病康复患者送的一副“重塑人心”牌匾。《塑心学堂》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塑心学堂、重塑人心”的宗旨,打造心脏健康管理精品课程,引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提升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塑心学堂》创建实施以来屡获佳绩,科普著作《塑心学堂系列丛书:漫画冠心病》即将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荣登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广东省广播电台、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医学中文网等知名媒体传播,荣获我国质量技术领域的最高奖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优质服务项目、广东省第五届医院全面优质服务管理擂台赛特等奖和最佳价值奖和广东省中医院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局徐庆锋局长在致辞中说: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胜利召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机遇之际,很高兴同大家一起参加第10届全国中医院冠心病介入暨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首先,我代表广东省中医药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广东中医药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今年10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全国中医药大会也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中医药会议,对中医药发展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以“四有五抓一提升”为总体工作思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共有中医医疗机构2.08万个,中医院184家,中医床位5.6万张,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4.32万人,2018年全省中医药系统总诊疗人次达1.94亿。
全国中医药大会以后,我省全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省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推动中医药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全方位激发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健康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等各方面潜能,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推动岭南中医药走向世界,深入推进中医药领域综合改革。
在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过程中,我省一直致力于研究推广中医优势病种治疗方案,冠心病治疗就是其中代表。心为神之主,脉之宗,《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而冠心病是一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为此,全国的医药工作者都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广东省中医院通过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在心肌梗死的中医药治疗方面开展了很多临床研究,积累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注重发挥中医药的多种机制和靶点、整体观、个体化治疗和辨证施治等优势,提高了冠心病的综合诊疗水平,造福了患者,产生了良好影响。
“救心”、“治心”之后是更漫长的“养心”阶段,如何让患者在院外获取更多调养知识和技能,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也是中医以及社会各界同仁探索的又一方向。本次大会也给大家带来了惊喜答案——今天,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将为百姓的“养心保健”发挥重要作用。
我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在各位中西医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中医药原创研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更好地推广《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广泛传递心肌梗死及冠心病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让更多患者受益。也希望通过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这个地域文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冠心病的健康管理,助力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广东省广府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廖伟阳会长在论坛发言中说:广府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开学科跨界融合之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它是促进塑心文化事业交流发展的互动平台。廖伟阳会长说:塑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塑人心又塑民心,有形与神的塑造,又有软件与硬件的塑造,融汇了物理、生理、心理、肌理等方方面面的各类学科和文化体系,在这些学科、体系系统的支持融合发展下,塑心已逐渐形成了塑心文化。塑心文化建设有益于人类健康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是值得每位社科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关注、关爱和共同研究的新课题。
想法: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之官能则有思虑之功。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宫: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纵观哲学原理:耳目等感官由于不会思考,所以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心由于会思考,所以不容易为外物所蒙蔽(当然,“思则得之”,思考了就会这样;“不思则不得”,如果您不思考,心也只是一种摆设,不起作用)。所以,只要“先立乎其大者”,把心树立起来了,“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其他次要的部分,比如耳目等感官就不会被外物所夺,所蒙蔽了。
做法: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有一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我很认同张敏州教授提出的以“仁心”“仁术”“悦心”“正心”为宗旨,开展“精诚仁心、仁术救心、匠行悦心、良药正心”系列塑心工程创办广府塑心文化专业委员会。
说法:认为医有医道,药有药理;有医身心之医道,有治身心之药理。